新世代女性權力的定義


新世代女性 要主宰自己的權力

【經濟日報╱編譯 余曉惠】

Pat Russo

  財星雜誌(Fortune)從1998年起每年評選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這15年來,「權力」的定義也跟著演化。
  

  回顧1998年首屆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其中2位是當時的電信巨擘朗訊科技(Lucent)的高階主管,分別是以扭轉AT&T一戰成名聞名的魯索(Pat Russo),以及在電信業外還沒沒無聞的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
 

  當年44歲的菲奧莉娜,是朗訊全球服務供應者部門的主管。她的人生不是成功的樣板:法律學院輟學後,從小秘書做起,一路升到朗訊最大部門的主管。財星從女性主管職掌事業
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公司經營狀況與方針、個人職涯、社會與文化的影響力,把菲奧莉娜評為當年的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排第2。
 

Carly Fiorina
  菲奧莉娜隔年夏天受聘為惠普執行長,象徵職業婦女的一大進展,但她卻對自己握有的權力感到不安,「我的優點確實是優點,卻也是我的缺點」。她的領導風格對惠普來說太強勢,2005年被董事會開除。

  接任菲奧莉娜的惠特曼,隔年被評選為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榜首。她在eBay擔任執行長時被
員工暱稱為「媽媽」,但接下來在競選加州州長、到遭遇亂流的惠普擔任執行長時,明顯變得強悍。

  對於挽救全錄免於破產的穆凱伊(Anne Mulcahy)來說,權力比較像「影響力」。
她說:「這樣比較沒有權力的感覺,比較像共識。」 接著是歐普拉,她2002年為同名公司Oprah Inc.受訪時曾說:「如果我是成功的女企業家和品牌,真正的自我何在?」8年後她推出自有電視頻道OWN時,已經接受自己成為「品牌」和獲得的「權力」。

  臉書營運長桑柏格(Sheryl Sandberg)是鼓舞當代女性的標竿。她在擔任Google職位最高
的女主管時曾說,女性要「主宰自己的權力」。「主宰自己的權力」也是今年2位入榜女性人生中的重要課題。今年榜首、IBM執行長羅梅娣坦言,當年主管想升她職,她卻回答自己還沒準備好,後來是丈夫問:「你認為有哪個男性會如此回絕?」她才欣然接受。

  今年排名第14名、離開Google並接下雅虎執行長的梅爾,大聲對世人宣告自己懷孕。形容
自己害羞又有點宅的她,不只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上榜者(37歲),更是第1個在懷孕期間
Anne Mulcahy
擔任財星500大企業執行長的女性。從雅虎的董事會歡迎這位身處人生重大過程的女執行長,以及外界的正面回應來看,社會正在改變。

  權力的定義確實在演化,梅爾的故事訴說的權力是個人化的權力,這包括工作職責和頭銜
之外更廣大的一切,那就是,一個人如何面對生活的全部。(取材自CNNMoney)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徵 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 專案經理人

旅讀台灣之旅讀板橋【新北耆光 × 峯云夏冬令營】 青少年人文夏令營 2024

港仔嘴 常被誤解為江子翠的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