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葬

  「樹葬」指的是公墓內將骨灰藏納於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在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的安葬方式。

這種安葬方式不僅保留了傳統文化「入土為安」的精神,也兼具環保概念,讓人體回歸自然,隨土地生態循環再利用。

實際執行方式首先必須由委託人(親友)向政府殯葬單位申請通過,受葬者火化後,骨灰必須經過嚴格的「再研磨」過程,使之可溶解在泥土裡。

研磨後的骨灰必須裝入易於分解的「環保骨灰罐」中,在政府指定的墓地範圍,由管理員陪同進行挖掘,埋藏覆蓋後即告圓滿。

和過去土葬、火化入塔的喪葬費用動輒一、二十萬,土地、空間無法再利用的情形相比;施行樹葬費用只需一至二萬,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時間也相對精簡許多,更重要的是達到「愛護環境」的心意,減少大地的負擔。

台灣目前提供樹葬服務的地點,台北市、縣有木柵富德公墓、新店四十份公墓;高雄有深水山公墓、棋山公墓;宜蘭縣有員山福園;台中市有大坑歸思園;屛東縣有林邊第六公墓等。其他縣市如新竹市、彰化市與南投縣也正進行規劃中。

(以上文字轉載來自~289期人生雜誌第13.1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徵 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 專案經理人

旅讀台灣之旅讀板橋【新北耆光 × 峯云夏冬令營】 青少年人文夏令營 2024

港仔嘴 常被誤解為江子翠的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