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新境界 - 推動樹灑葬 (二)


無論從環保、生態、經濟、都市景觀、社會風俗等角度來看,«殯葬管理條例»都堪稱符合潮流的進步立法,但學者、業者和政府官員卻大都不敢樂觀以對,因為傳統習俗不論土葬或使用納骨塔,都講究方位、日子,甚至顧及生肖沖剋,除了對先人的禮數,更攸關家族興旺,而且日子越不景氣,喪葬禮俗越隆重,以求改運。此外,臺北市實施公墓七年輪葬的經驗,民眾常將個人意外或不幸事件怪罪於輪葬制度。因此,若反其道而行,推動無墓地、不立碑、土地可循環使用的樹葬、灑葬,民眾會接受嗎?在內政部的研討會上,學者們擔心觀念不易突破,基層官員也預見阻力重重。

為了鼓勵地方政府落實新法,內政部提出了獎勵措施,包括編列遷葬補助經費,以及補助地方政府籌設樹灑葬專區等。然而自從民進黨入主中央,對臺北市採取打壓手段,許多社會福利的法定補助項目,諸如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低收入戶家庭生活補助等,都中途叫停,導致市府預算大失血。殯葬部分亦不例外,內政部雖慷慨給了新北市1500萬元在新店設立多元化葬法示範區,臺北市提出的申請卻全給打了回票。

  沒有經費是鐵的事實,卻不能因此放棄改革,只得苦思彌補之道,我總是相信人才和創意比經費更重要。為了在觀念上突破生死鴻溝,終結殯儀館陰森冰冷的意象,我們決定異軍突起,利用農曆七月殯葬淡季在市立第一殯儀館辦一場年輕族群喜愛的飆舞,其間穿插有獎問答,趁機宣導現代化、個性化之葬儀、新的殯葬法規以及自然葬法,為青少年們上一堂生命教育。


延伸閱讀:
生命新境界─推動樹灑葬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徵 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 專案經理人 - 已完成,謝謝大家

港仔嘴 常被誤解為江子翠的古地名

部落自然木工體驗營 【新北耆光 × 向陽木工坊】 旅讀台東 2025/8/18-22 歡迎家長一同繳費參加 — 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已經額滿